杏子铺镇人大:代表引领产业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2025-09-12 09:08:2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李娟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8077

新双峰客户端9月12日讯(通讯员 周伟华 李花)“山林里边抓鸡、农家园里摘果、文化广场唱戏……”在杏子铺镇水府溪口旅游度假区,游客在民宿里烹煮热气腾腾的绿茶,悠然自得地享受恬静的山野生活,呈现出一幅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。

“过去的溪口库区,远看风景秀丽,走近却垃圾遍地,气味难闻,年轻人不愿留在村里,外来人不愿迈进脚步。”双源村村民成爱民回忆道。如今,在镇党委带领、人大代表推动以及干群共同努力下,这个曾经落后的乡村摇身一变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,溪口水库被誉为“天上瑶池、人间水府”,前来游玩打卡的人络绎不绝。

作为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,溪口旅游度假区不仅文化底蕴深厚,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生态条件。县人大代表、杏子铺镇党委书记贺铁坚表示:“水府溪口湖光山色,烟波浩渺,是镶嵌在湘中大地上的一颗明珠。这里的美丽乡村、田园乡愁,是农耕文明孕育的诗和远方,也是我们要为旅客打造的梦里故乡。”在镇党委的引领下,人大代表们深入一线开展调研,始终秉持“因地制宜、注重实效”的原则,积极建言献策,推动杏子铺镇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、污水治理与村庄规划、农文旅融合发展紧密衔接,助力“美丽杏子”实现破茧蜕变。

杏子铺镇的人大代表们深知,打造美丽乡村只是乡村发展的第一步,只有能留住人才的乡村,才是充满活力的鲜活乡村。为此,镇人大主席团积极推动形成“农业 + 旅游 + 文化”的发展模式,在周建良等代表的带动下,村民们纷纷改造房屋,打造特色民宿与农家乐,并探索出“三个转变”的发展路径:让闲置资源变资产,将闲置农房改造成特色民宿、渔乡小院等别具一格的农居;让普通农民变“管家”,引导村民转型成为“旅游向导”“民宿管家”,带动餐饮、民宿等新业态蓬勃发展;此外,依托黄桃文化节、龙舟文化节以及中国旅游日娄底举办地等重要场景,杏子铺镇积极举办骑行、徒步、登山、龙舟赛、农民趣味运动会、帆船赛等各类赛事活动,真正实现了“年年有赛事、月月有活动”。今年溪口库区举办的龙舟赛,单日就接待了来自长沙、湘潭、衡阳及本地的游客超2.5万人次,创下近三年来的新高。

“与往年不同,今年我们把第一棵黄桃留给最尊贵的游客。”镇人大代表、梓园村党总支书记刘明海介绍。梓园村精心打造了150亩水梓黄桃生态产业园,每到春季,黄桃花绚烂绽放,“桃之夭夭” 的美景引得游客纷纷前来拍照打卡;夏季黄桃成熟时,枝头挂满串串金果,亲子采摘活动成为园区内热闹的风景。不仅如此,梓园村还建立起“龙头企业 + 村党总支 + 农户”的合作模式,流转200亩山林荒地,用于种植黄桃、杨梅,同时养殖乌骨鸡、芦花鸡及黑山羊等,进一步丰富了产业形态。在镇人大主席团组织推动下,溪口片区的5个村还与相关科研机构展开合作,建成了黄桃、杨梅、羊肚菌、乌骨鸡、芦花鸡、黑山羊等保育促繁基地,有效带动了“农业 + 文旅” 研学游、采摘体验等多业态协同发展,目前已解决520多人的就业问题,让更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。

杏子铺镇人大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,致力于让发展成果切实惠及广大群众。通过订单农业、土地流转、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,该镇积极引导农户嵌入农文旅产业链,让村民们共享发展红利。如今,景区已带动周边8500亩山林土地实现流转,468位村民变身 “新农人”,投身观光休闲农业发展,种植油菜花、黄桃及各类生态果蔬,并延伸出网红打卡点、季节性果蔬采摘旅游线路等特色项目。特色庭院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旅居客前来入住,四时闲居的老板成爱民欣喜地分享:“我家从去年8月至今,仅一年时间,收益已超60万元!”

如今的杏子铺镇,正稳步经历着从传统 “观光旅游” 向深度 “乡村旅居” 的转型跨越。今年以来,全镇累计接待游客已达20万人次,旅游收入突破6000余万元。

一审:李娟

二审:王宏毅

三审:刘郁鑫

总编:刘颂阳

责编:李娟

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

热点专题
时政要闻
精彩推荐

  下载APP